NEWS

新闻中心

Scroll

《柳叶刀》子刊:全球13%的癌症源自传染性疾病,中国占三分之一

发布时间: 2020-02-21

阅读次数:4,316次

自2019年12月横空出世,不到一个月“新型冠状病毒”的名字响彻大地,各种媒体新闻头条谈的都是它。人们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是刷当天确诊了这个“病毒”和多少人类有亲密关系,跟多少人类有暧昧关系,跟多少人类相爱相杀,而多少人类跟它断绝了关系。
现在人们“谈冠色变”,然而,需要我们重视的病毒其实不止这一个……

在近期的《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上,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团队公布了一项新的分析:全球13%的癌症发病、220万人的患癌,都得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导致癌症的元凶们,其实也都是老面孔,在这次分析中,导致癌症数量排名前三的病原体,分别是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状瘤病毒和乙肝病毒,分列第四第五位的则是丙肝病毒和EB病毒(数据来自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OCAN在2018年的统计结果)。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对因感染而引发的癌症的重视。

· 警惕4类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子

PART ·1·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癌
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女性比没有感染的女性得宫颈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上百种HPV病毒中,可能引起宫颈癌的只有13重高危型和5种中危型。
相关数据显示,高达75%左右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而超过80%的HPV病毒感染能依靠人体免疫系统被清除,但那些无法清除的较高危病毒则可能造成持续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传播途径
HPV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因此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对预防宫颈癌也很重要。
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白带有血色或米汤样或有腥臭味、下肢或私处长瘊子、腰痛且躺下后疼痛更明显等症状时,要警惕宫颈癌。

预防方法
①接种HPV疫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二价、四价、九价这三种类型的HPV疫苗,其中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HPV病毒。
②定期筛查:宫颈癌的筛查方式主要有HPV检查、TCT检查、阴道镜检查。
③建议 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TCT及HPV检查;定期检查结果正常的65岁以上的女性,可不必再进行筛查。

PART ·2·乙肝病毒(HBV)——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这已是明确结论。“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三步曲”。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也就是说,乙肝若是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与肝癌之间只隔了一步之差。
HBV感染本身无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但体内持续复制的病毒经过吞噬加工,会激活免疫应答反应,诱发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当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又会生成胶原纤维来修复,但胶原纤维一旦积累过多,肝脏就会由软变硬,形成肝硬化,再不加以控制,肝癌就可能找上门了。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都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及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同时伴有化验指标异常。

预防方法
①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办法,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乙肝患者的家属、长期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接种疫苗。
② 对于平常老百姓来说,可以每年做一次体检,项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等,这些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肝脏是否被病毒感染。

PART ·3·丙肝病毒(HCV)——肝癌
丙肝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分类为黄病毒科肝病毒属。由于肝脏的巨大代偿能力,大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常常偶然在体检时发现,或者很多年后出现不适症状时才发现。
大约85%的人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发展成慢性肝炎。当病毒侵犯肝脏的时候,人体内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以抵抗感染。如果不予治疗,就会发展为肝硬化,还有少部分患者会发展至肝癌。

传播途径
丙肝跟乙肝一样都属于是传染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垂直传播。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医学界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因为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变异,研制疫苗的难度很大,因为除了人和黑猩猩以外,其他动物都不会患上丙肝,因此疫苗研制难以找到动物模型,所以惟一的有效的处理方式是高危人群及早做丙肝抗体检测,及早发现疾病并积极治疗。

预防方法
①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②拒绝毒品,禁止共用会导致血液暴露的物品:如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生病时尽量到正规医院就医,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严格消毒;
③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在不安全的地方纹身、纹眉、纹眼线、扎耳洞等;
④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⑤如果高危人群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肋部疼痛等,建议立即进行丙肝抗体筛查。

PART ·4·EB病毒——鼻咽癌、淋巴瘤
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疱疹病毒,不仅是鼻咽癌、淋巴癌,近年来还有研究证明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也与之相关。
通常,进入人体的EB病毒会长期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病毒不复制并只表达少部分基因。在没有外界诱因、感染者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一直潜伏下去;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就会被活化,造成感染,在与其他因素协同下,最终可能引发鼻咽癌或其他疾病。

传播途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EB病毒的早期症状为口腔上颚出现红疹,或者脸上红点呈簇状淡红色小丘疹。

预防方法
①预防的关键要注意口腔卫生,包括聚餐时公筷的使用等;
②疫苗是预防EB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国研制的基因重组疫苗正在观察中。

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

1种危险细菌,可能引发癌症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并不少,这种细菌会随着食物等进入胃部,破坏胃黏膜,当胃黏膜长期陷入反复的破坏与修复之中,就可能发生变异,形成肿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至胃癌历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慢性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不典型增生 → 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的危害不局限于胃部,还会增加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变、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风险,所以一定要重视预防、规范治疗。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唾液等口口传播。

预防方法
①注意餐具的卫生,清洗干净、定期消毒,聚餐时最好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
②少吃生冷食物,平时可以吃点能保护胃粘膜的食物,如菌类物质;
③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胃癌筛查,包括胃镜、Hp检测等。

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器官受损也可能引起其他脏器的异常。如果被以上细菌或病毒感染,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但不是说一旦被感染就一定会引发癌症,只要我们及时治疗,阻断病情发展,同时清除有害细菌或病毒,就能预防癌症。

参考资料:
1.de Martel C, Georges D, Bray F,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infections in 2018: a worldwide incidence analysi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9.
2.Jacqueline C, Tasiemski A, Sorci G, et al. Infections and cancer: the “fifty shades of immunity” hypothesis[J]. BMC Cancer, 2017, 17(1): 257.
3.Zhou X, Pan H, Yang P, et al. Bo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and naturally acquired HBV immunity confer increased risks of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J]. BMC Cancer, 2019, 19(1): 477.

—— end ——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9©赛德特细胞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Powered by SE

   滇ICP备1900024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