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Scroll
端午节|2000多年前古人的“再生”思想
发布时间: 2020-06-25
阅读次数:1,805次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民间传说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最后虽未成功施救,却演变出了后世端午赛龙舟的传统习俗。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保佑尸体等待屈原“重生”,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考虑到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加上“留全尸才能投胎转世(甚至有可能复活)”的传统思想,不难理解这个传说的由来。当然,根据我们现在的知识可以知道,古人这种做法其实保护不了屈原身体的完整性,更别说“再生复活”了。
从古代开始,人类祖先就已经开始尝试各种方法的“再生”,不过碍于时代诸多方面的限制,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似乎逐渐找到了“再生”的秘密钥匙。
·早期的“再生”尝试
在一本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外科教科书中,古印度医生Suśruta介绍了用面颊部皮肤修复耳垂撕裂伤,以及用前额皮瓣进行鼻重建的方法。可以说古印度是目前有记录的最早尝试“再生”的国家。
在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中,根据Davis的说法早期印度人在古时是出了名的整形外科大师,对于换肤和其他类型的重建手术拥有丰富的经验。古印度有割鼻刑法,因此出现了鼻子重建手术,古印度的Tilemaker种族擅长使用全层皮肤移植来进行鼻子重建,被认为是该项技艺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至2500至3000年前。
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Ross Granville Harrison发现了在实验室培养青蛙胚胎细胞的方法。他首先实施的干细胞实验和第一个成功的组织培养方法为组织工程研究铺平了道路,这也是现代组织工程学的起源,为后来以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进行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奠定了基础。
可是这些离人们理想的“再生”依旧很遥远。
·局部可行的“再生”方法–器官移植
1954年12月23日,约瑟夫·穆雷医师和他的团队在美国波士顿的布里汉姆医院成功实施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这次手术的受体和供体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理查德亨里克(受体)和罗纳德·亨里克(供体),手术极为成功,移植的肾脏存活了8年。这次手术被后人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端,主刀医生约瑟夫·穆雷也因此获得了1990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穆雷医生和亨里克兄弟)
尽管距离世界上第一台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只过去了短短六十余年,但是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已经成熟太多。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夏穗生、吴阶平等中国外科前辈的带领下,分别完成了国内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和肺移植,器官移植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到了90 年代,在肝移植的第二次浪潮推动下,我国肝移植技术又有了广泛的提高,心脏移植和肺移植也获得长期存活。
虽然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拯救了很多的生命,也为许多器官衰竭的病患带来“再生”希望,但是由于供体匮乏、费用高昂、免疫排异反应等诸多问题,依旧不能达到人类的“再生”甚至“永生”梦想。
而现在,可能是人类离“再生”最近的时代。
·新时代下的“再生”
1963年,加拿大科学家James Till和Ernest McCulloch在研究辐射对小鼠的影响时,发现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可以分化为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小鼠骨髓干细胞,并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Till和McCulloch的研究为如今开展的所有干细胞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诸如利用骨髓移植治疗癌症等进展铺平了道路。它也为再生医学领域打开了大门—在这个领域,科学家们寻找再生、修复或替换受损或患病细胞的方法,使用治疗性干细胞,甚至制造人造器官。
1997年,哈佛医学院科学家Joseph Vacanti及其团队通过组织工程技术(以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进行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使小鼠背部“长出”人耳。他们希望该研究可以为那些耳损伤的人获得实验室培养的“新”耳朵。
2001年2月26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于北京展览馆开幕,期间展出了我国科学家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培养的“人耳鼠”。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开发了一个变通方案,将四个转录因子引入特化的成体细胞(比如患者的皮肤细胞),再将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这些细胞在实验室中表现出与胚胎干细胞相当的能力,又避开了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在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被人们视为细胞疗法的新希望。山中伸弥也因为iPS技术赢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6年2月,据《先驱太阳报》报导,13岁时就因一侧膝关节恶化导致不能走路,正准备做膝关节置换手术的Ollie Thursfield,在接受墨尔本干细胞治疗中心干细胞治疗。
6个月后,核磁共振图像显示26岁的Ollie Thursfield受损10年的膝盖软骨重生了。这是全球首例干细胞再生膝盖软骨。
2019年4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人类的脂肪组织,成功3D打印出一颗具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人造心脏”,这是世界上首个3D打印的人造心脏。
这颗心脏是集生物学家、材料学家以及计算机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不过限于技术的局限,其大小只有兔子心脏一般大。按照研究团队的计划,他们预计会在2020年上半年开启动物实验,研究这种人造心脏用于器官移植的可行性。
同年5月,《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重磅论文,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与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主导研究,用水凝胶3D打印而成一个可以模拟肺功能的气囊,其外形与人的肺部相似,可以给周围的血管输送氧气,且这款会“呼吸”的人造器官本身的“血管结构”具有足够的硬度,不会因为血液流动而破裂。
·后记
随着多学科技术领域的突破与生物技术不断交叉融合,以干细胞和生物材料为主的再生医学将成为未来人类生命科学及医学诊疗新的突破口。再生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科研、转化与应用将越来越向纵深方向发展,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组织器官缺损提供可能的治疗策略,不断造福患者。
从过去到现在,很多十年前的不敢想,十年后便已超出想象,医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或许用不了十年,科学将会再次颠覆我们的想象。
—— end ——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