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Scroll
世界精神卫生日|抚平“人格伤疤”,共享美丽人生
发布时间: 2019-10-10
阅读次数:1,836次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1992年发起。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发育障碍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像感冒一样普遍。
据统计,我国成人精神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17%,且不包括儿童精神障碍及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老年痴呆、酒精滥用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过去十年,全国精神科门诊量增加了一倍多,精神科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上,接近100%。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其中,抑郁症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流行病”。有数据显示,全球罹患抑郁症的人超过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4.3%。也就是说,每25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抑郁症患者。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患病,因抑郁症导致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有近20万人。抑郁如猛兽,惶惶不可终。
得了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很多长期抑郁的人表示,最主要的感受是觉得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甚至时间久了后,他们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好像自己是“局外人”。生活对他们而言似梦游,足够清醒可以与人交流,但同时感觉生活并不真实,就像在做梦一样毫无意义。
但这不代表得了抑郁症的人不会快乐。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他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短暂的快乐会消失,他们会重新低落。也有人误以为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他们觉得心情很好时,他们反而会困惑,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是假装的。
有时,抑郁的人们为了不让身边人过分担心,会假装自己好了起来。而由于身边人也总是盼望抑郁的人情况会变好,于是就会很容易让人们相信这个假象。但对抑郁的人们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样貌就像活在一场谎言中,感到苦涩而疲倦:“早晨出门前,检查我的钱包、我的钥匙、还有我脸上的笑容是否装扮良好(Knightsmith,2015)”。
抑郁会引起自杀的念头,部分抑郁的人长期与对自杀的渴望感相处。刚开始时,自杀的念头可能会吓到他们,但是随着时间发展他们会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自杀的时候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微笑抑郁”:看不见的伤痕更深更疼
有些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看起来就很悲观、低落。他们会用“幽默”、“快乐”的面具来掩盖自己,这种现象在一些流行心理学传播中,被称为“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患者并不是每天缩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拥有比较好的社会功能,甚至令人误以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很多家属在他们出现异常行为或者自杀时,都感受到震惊或者难以相信。
“微笑抑郁”的风险在于,他们的抑郁不但很难被身边的人感知到,有时候就连本人也难以发觉自己得了抑郁症。当他们感知到那些“不对”情绪时,他们只是把情绪放到一边,不去处理,继续前行。可是,微笑抑郁者仍然会有一般抑郁者的焦虑、疲惫与绝望,可能失眠、丧失兴趣与性欲,甚至有自杀倾向。
此外,男性也更容易以“微笑抑郁”的方式表现抑郁情绪,他们更倾向于用掩饰性的举动来掩盖自己的病情,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让他们认为暴露出自己的悲伤、焦虑和恐惧是承认自己的弱小。而因此,诊断者和研究者对男性的抑郁状态了解都更少。当把非典型症状纳入考虑后,男性的抑郁风险(30.6%)和女性的抑郁风险(33.3%)没有显著差别。
抑郁症会给人留下“人格伤疤”
抑郁症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吗?一个网友写道,当他翻阅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症时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彻彻底底的另一个人”。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personality scar)”。伤疤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人们注意到,比起从没有患过抑郁症的人,曾经抑郁发作过的人在将来也更容易再次发作抑郁,就像受过伤留着伤疤的地方,下次也会更容易受伤一样。抑郁症的首次发作会缘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负面事件(例如,失去挚爱);而在这次发作缓解后,患者会因为更温和的事件(例如,失去宠物)、甚至在没有社会及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复发抑郁。
那,这种伤疤究竟是什么呢?
研究发现,抑郁发作后,人们“伤害回避(harm avoidance)”的程度会增加。伤害回避程度较高的人会更神经质、对让人不舒服的刺激反应更激烈,并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会感到害怕,这种下意识的“感到世界很危险”并不受自己控制。同时,他们应对外界刺激时也会表现的更消极,更容易感到疲劳,也相对更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伤害回避的程度会上升,是人们患病后的适应性调整。当我们在抑郁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状态不佳、应对危险的能力有所下降,于是会自发采取更谨慎的态度来应对外部环境,这些原本是为了更好地自保。
但事实上,这种变化反而使得人们更容易抑郁。以社交为例,抑郁症患者会过分担忧社交时被拒绝带来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给他带来的感受会更强烈;另一方面,对痛苦的担心会让心情更糟。于是,自发地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而这种自我隔离带来的孤独感反而加重了抑郁。
抑郁症,该怎么办?
1. 药物治疗
首先,虽然药物可以帮助消除或减缓植物性症状,但抗抑郁药不是快乐药。
其次,药物的生效需要时间,一般2~4周起效。服药开始后,个体需要的服药时间不同,通常服药6-8周会度过抑郁急性发作期,但这时不能停止继续服药,通常需要继续服药6个月,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用药剂量。
另外,抗抑郁药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刚开始用SSRI类药物时,可能会感到嘴干、恶心、头痛甚至失眠。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可以通过更换药物或改变原有药物剂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2.细胞治疗
尽管当前有许多药物疗法可供选择,抑郁症的发病率却高于以往任何时期。药物治疗除了症状缓解的效果延迟,往往还有许多不良副作用和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我们能否寻求一种新的手段,比如尝试非药物手段——细胞治疗,帮助越来越多在情绪紊乱中挣扎的人减轻痛苦?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精神分裂、单/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类疾病与免疫基因和免疫失调有关。由此,赛德特生物发明了NEIC细胞技术,将T细胞利用特殊途径激活,使其能够分泌大量NGF、NT3/NT4、BDNF等神经因子,这些神经因子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同时NEIC细胞还具有和神经细胞类似的神经递质受体能够起到的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经德国慕尼黑免疫治疗中心的临床试验性治疗,NEIC细胞能够改善抑郁症症状,也能改善焦虑和失眠状态,并于2015年应用于抑郁症治疗获得成功。
3.日常自助
除了向专业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抑郁。
我们可以写日记,不止记录发生的事件,而是要记录围绕这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时常会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好像头脑结成了一块,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写日记正可以帮助我们同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察觉自己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当个人主观的想法变成客观的文字呈现在纸上,你就可以去观察它、去改变它、甚至去摧毁它,你可能会发现面对同样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种与当时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样的感受去应对。记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时刻。即使接受了治疗,我们也会有感觉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时候。但是,记住自己曾经感受良好的时刻,这样我们会知道抑郁带来的痛苦不会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乐。
要对抑郁有合理的认识和期望
抑郁确有其事。它是一个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臆想。
如果你身边有人表现出抑郁,你可能无法理解,但至少可以尊重。抑郁症原本并没有这么可怕,也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选择自杀。除了病痛带来的折磨,别人的不理解和嘲笑,往往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说,如果身边的人能多表达一些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也许,真的就能拯救一条生命。就像中岛美嘉的那首《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的歌曲评论里,有位网友分享的真实经历:在她初一那年,因为抑郁症,她选择割腕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割腕之后,痛的心慌,就用另一只手摁着伤口,打车去了医院。在出租车上,她捂着伤口痛哭,后座被染红了一大片。到了医院之后,出租车司机并没有着急去拉下一个客人,而是带着她去包扎,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看着她,突然哭了。她有些茫然:“割腕的是我,疼的也是我,为什么你却哭了?”司机师傅一边哭,一边说:“十来岁的小姑娘,人生路还长。千万别冲动,千万别学我女儿…”司机师傅的细微举动,让这个14 岁的女孩有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可他的女儿,却永远活在了过去。人生路漫漫,生死一瞬间。有人一别,就是永远。
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里说过:“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再计较人们说什么。一个拿死说来说去的人,以我的经验来看,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而是什么?”“而是还在…还在渴望爱。”
—— end ——